《中华读书报》1998年11月11日,发表沈奇先生的《作家一思考,就让人发笑》一文,批评《中国作家3000言》,出语无忌,颇中肯綮,读来令人痛快。但须补充一点的是,不要把写好一句话看得过于容易。否则脱离实际。沈先生评论某某时,加上“著名女作家”,评论某某时,加上“著作等身”,评论某某时,加上“著作多得惊人。”以为这些是“重量级”作家,应出语惊人。其实,“著名”了,并不等于从此就“啖唾成珠玉,落地作金声”。书写得多了,当然是一种本事,但并不能保证定出好句。难道痴话傻话空话废话,全是没文化人说的吗?妙语连珠者,可能是个老粗。作为批评方法,指名道姓可,加上“著名”的定语则不可。因为这不但没能说明问题的性质,弄不好还有奚落他人之嫌。
一句话看似简单,其实就是我们传统中之所谓佳句。佳句之难得,并不亚于写好一篇文章。推敲的祖师爷贾岛,“山根三尺墓,人口数联诗”。苦吟一生,仅此而已。“满城风雨近重阳”的潘大林,除勤奋刻苦外,还因偶有灵感才获此佳句。杜诗的惊心动魄处,是以生命搏来的。《中国作家3000言》的作者,有的随便凑句,聊以塞责;有的虽用心用力,但重在如实表达感受和见解,不去求新求美求巧求奇。“二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”,是绝对没有的。故所见多为平庸,不足为奇,应客观评价,以寻常心态待之。
古人著书,一生数千言、数万言、数十万言,超过百万言的很少。如今动辄数百万言、过千万言。有的文章快手,像屠夫把猪捅死,便割肉出售,连毛也不刮。一梦方醒,书已编就。才思敏捷胜于古人远矣,严谨处则恐有不及。故寸厚之书,读后觉得鸟淡;尺高的文集,有几句话值得回味?有的书被烈火爆炒,推为经典之作,而既有软伤,也有硬伤;既有外伤,也有内伤,头上绷带,身上膏药,岂止“让人发笑”而已。水利方面有“豆腐渣工程”,我们的一些出版社有没有类似的“工程”?我们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,而文化垃圾也须用大铲车去清理。《中国作家3000言》一书,反映了当代作家的实际水平和投入。如果珠玑满目,美不胜收,倒成了神话。沈先生说,难得之句,“占不到百分之二三”,当然是贬语。若果达此数,即有数十佳句,岂不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?该书定是功不可没了。不知沈先生以为然否?